過年就是要搓兩圈!麻將牌名、聽牌、胡牌、放槍等超實用麻將英文
麻將(Mahjong)是一款風靡亞洲並流行於全球的經典桌遊。無論是在家庭聚會、過年團聚,甚至是國際麻將比賽中,這款遊戲都憑藉其獨特的牌型組合、靈活的策略性和深厚的文化背景贏得了無數玩家的喜愛。如果你是一個新手,不知道從哪裡開始;或者你已經玩過幾次,想要更深入了解規則和策略,這篇文章將是你的最佳指南。
第一部分:麻將的基本結構與牌型介紹
麻將的牌型分類
一副完整的麻將包含 144 張牌,可以分為以下三大類:
序數牌(Suits)
包括「筒(Dots/Circles)」、「條(Bamboos/Sticks)」和「萬(Characters)」三種花色,每種花色的數字為 1 至 9。
範例:
• 筒:一筒 (One circle)、三筒 (Three circles)、九筒 (Nine circles)。
• 條:五條 (Five bamboos)、七條 (Seven bamboos)。
• 萬:二萬 (Two characters)、八萬 (Eight characters)。
字牌(Honors)
分為風牌(Winds)和三元牌(Dragons)。
範例:
• 風牌:東風 (East wind)、南風 (South wind)、西風 (West wind)、北風 (North wind)。
• 三元牌:紅中 (Red dragon)、青發 (Green dragon)、白板 (White dragon)。
花牌(Bonus Tiles)
包含「四季」和「四君子」牌,象徵東方文化中的自然與美德。
範例:
• 四季:春 (Spring)、夏 (Summer)、秋 (Autumn)、冬 (Winter)。
• 四君子:梅 (Plum)、蘭 (Orchid)、竹 (Bamboo)、菊 (Chrysanthemum)。
基本牌型與組合
麻將的基本牌型分為以下幾種:
-
順子(Sequence/Straight):三張連續數字的序數牌,例如三四五筒 (Three, four, five circles) 或五六七條 (Five, six, seven bamboos)。
-
刻子(Triplet/Meld of three identical tiles):三張相同的牌,例如三張九萬 (Three nine characters)。
-
槓(Kong):四張相同的牌,分為:
• 明槓(Exposed kong): 牌公開於桌面,供所有玩家查看。
• 暗槓(Concealed kong): 牌面朝下,隱藏於桌面。
-
眼(Pair/Eyes):兩張相同的牌,例如兩張紅中 (Two red dragons),通常作為胡牌的必要組成部分。
第二部分:麻將的遊戲規則與流程
遊戲目標
玩家的主要目標是組成 5 組牌型 + 1 對眼,湊齊 14 張牌即可胡牌(Winning)。
例如:
• 順子:四五六筒
• 刻子:三張七條
• 眼:兩張白板
遊戲流程
1. 抓位(Pick the seats)
玩家在遊戲開始前隨機抽取東、南、西、北風牌,決定座位。抽到東風的玩家成為本局的莊家(Dealer)。
2. 洗牌與堆牌(Shuffle and build the wall)
玩家將所有牌面朝下,混合洗牌,然後將牌堆成兩排,每排 18 張,共 36 張形成「牌牆」(Tile wall)。
3. 配牌(Dealing tiles)
• 莊家抓 17 張牌,其餘玩家抓 16 張牌。
• 如果抓到花牌(Bonus tiles),需補牌以保持手牌數量。
4. 摸牌與出牌(Draw and discard tiles)
玩家依順時針方向輪流摸牌(從牌牆取牌)並丟牌(Discard a tile),直到有人胡牌或所有牌摸完。
5. 胡牌(Winning)
• 自摸(Self-draw win):玩家從牌牆中摸到需要的最後一張牌即可胡牌。
• 放槍(Chuck):當某玩家打出的牌被其他玩家胡牌時,該玩家為「放槍者」。
6. 流局(Drawn game)
如果所有牌摸完後,無人胡牌,則為流局。
第三部分:麻將術語詳解
以下是麻將中一些常見術語的解析:
1. 吃牌(Chow)
當上家打出的牌可以與自己手牌組成順子時,可以喊「吃」。
範例: 五筒和六筒在手,上家打出四筒,喊「吃」後組成四五六筒。
2. 碰牌(Pong)
當其他玩家打出的牌可以與自己手牌組成刻子時,可以喊「碰」。 範例: 自己有兩張紅中,其他玩家打出一張紅中,喊「碰」後組成三張紅中。
3. 槓(Kong)
當擁有四張相同的牌時,可以喊「槓」。
範例: 自己有三張九條,摸到第四張後喊「暗槓」。
4. 聽牌(Ready hand)
當玩家的手牌只差一張即可胡牌時,稱為「聽牌」。
範例: 自己手牌是四五六條、三張東風、兩張白板,等待最後一張牌組成完整牌型。
5. 天胡(Heavenly Win)
莊家在發完牌後直接胡牌,稱為「天胡」,是罕見的高分牌型。
6. 地胡(Earthly Win)
閒家在第一輪摸牌或第一張牌後胡牌,稱為「地胡」,也是一種特殊牌型。
第四部分:麻將的策略與技巧
1. 優先處理孤張
當手中有單張且難以與其他牌組成牌型的「孤張」時,應優先丟棄。
例如:如果手中有一張八筒,其他牌皆為條或萬,則八筒優先丟棄。
2. 觀察其他玩家的動作
通過觀察其他玩家的出牌,可以推測他們的牌型,例如:某玩家頻繁丟出條子牌,可能手中沒有條子的順子。
3. 合理選擇碰或槓
雖然碰或槓可以快速組成刻子,但同時也暴露了你的牌型,讓其他玩家猜到你的戰略。
第五部分:麻將的文化背景與全球流行
麻將的起源與意義
麻將起源於中國明清時期,被視為一種社交娛樂工具,並逐漸融入文化象徵:
• 紅中(Red dragon): 象徵「考中榜首」。
• 青發(Green dragon): 象徵「發財」。
• 白板(White dragon): 象徵純潔與地位。
全球麻將的變體
隨著麻將的傳播,各地衍生出不同的玩法:
• 日本麻將(Riichi Mahjong):強調計分,增加「立直」(Riichi)規則。
• 美國麻將(American Mahjong):使用更多花牌,並加入特殊的番型規則,偏向娛樂性。
• 香港麻將(Hong Kong Mahjong):強調快速胡牌,分數計算簡單。
• 台灣麻將(Taiwanese Mahjong):四人遊戲,增加補花和槓牌的策略,更多樣化。
麻將與現代文化
麻將不僅是一種遊戲,更成為文化交流的象徵。在電影和國際活動中,麻將常被用來展現東方文化。例如:
• 電影《瘋狂亞洲富豪》(Crazy Rich Asians):以麻將對局象徵策略與智慧的對抗。
• 麻將比賽:如世界麻將大賽(World Mahjong Championship),吸引來自全球的玩家參加。
麻將的魅力在於其結合了策略、運氣和文化的多重元素,無論是家庭聚會還是國際比賽,都能為玩家帶來樂趣與挑戰。通過本文的介紹,相信你對麻將的規則、牌型、術語以及文化內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。不論是初學者還是進階玩家,麻將都能帶給你獨特的體驗。
下一次,當你坐上麻將桌,不僅可以體驗遊戲的樂趣,還能在牌桌上交流文化與智慧。如果還想學習更多英文相關的日常話題,了解如何更加流利自然的表達想法,強烈推薦巨匠美語的英文會話和主題課程等多樣化課程喔!
課程查詢